

95后阳光男孩 因为朋友圈染上毒品
发布日期:2018-11-20 00:56:12
林成(化名),95后,家在杭州上城区清波街道,家境不错,父母都很宠他。第一眼看到他,肯定会被他的外表吸引,除了长得又高又帅,林成还特别有型,把头发扎成了一个小揪。但是,谁都想不到,这个看起来的阳光大男孩,竟然是吸毒人员。
被圈里朋友一怂恿
阳光男孩染上毒瘾
大学毕业后,林成在一家软件公司上班,朝九晚五、工作稳定。他有一个固定的朋友圈,基本上是高中同学,而且不少还是留学生。平时见不到面,一到寒暑假,在国外的同学纷纷回国,晚上聚会肯定不可缺少。问题也就这样出现了。
在今年8月份的一次聚会上,林成的一位朋友拿出一小包东西,说这是自己从国外带回来的。这个的东西吸了以后会有快感,而且是合法买回来的。林成知道这包东西是大麻,朋友圈里很多人都在吸,本来有点犹豫的他一听在国外是合法的,再加上朋友的怂恿,他也加入了吸大麻的队伍中。
没过多久,警方得到线索发现林成可能存在吸毒的情况,并将此事向社区反映。禁毒社工丁一知道后,辗转找到了林成,并通过毛发检测一验,林成果然吸毒了。
丁一告诉林成,他这样的情况需要在社区戒毒工作室戒毒,林成一脸迷茫,表示自己根本没有把吸大麻的事情放在心上:“周围朋友都在吸,而且说是合法的,我也就没有太当一回事。没想到会这样。”而林成也是目前丁一工作室中年龄最小的吸毒人员。
有固定“毒友圈”的吸毒人员
最容易复吸
昨天上午,在“全民参与,共创杭州全国禁毒示范城市”主题宣传活动现场,丁一工作室被正式授牌,成为了全市首个以社工姓名命名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室。
为了弄清楚吸毒人员为什么会涉毒,去年丁一所在的社区禁毒康复工作室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受朋友怂恿的比例最高,占了50%左右。“吸毒人员有固定‘毒友圈’的情况是最容易复吸的。我曾经遇到过一个30出头的女性,受初恋男友的影响开始吸毒。刚开始戒毒还比较顺利,她母亲还在外地租了个房子,带她过去住。但是,后来她逃回了杭州,又跟着初恋接触毒品。”丁一说。
确实,近几年吸毒人员聚集成“毒友圈”的情况越来越多。
前段时间,临安法院宣判了一系列案件。巧的是,这几个案件的当事人是同一个圈子里的。这5个人是临安清凉峰镇人,住得很近很熟悉,彼此也都是“小兄弟”。年纪从25岁到34岁不等,职业也五花八门,有个体的、务农的、在足浴店打工的等等。
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溜冰”,也就是吸冰毒。大家经常有事没事就聚在一起来两口,今天你家,明天我家的,甚至有时候还聚在车上吸。
其中几个曾被警方发现进行过多次强制戒毒,但是这个“毒友圈”一直存在,他们又不停地复吸。
经审判,因容留他人吸毒罪,5人分别被判处拘役5个月至有期徒刑1年不等并处罚金。
丁一告诉记者,“毒友圈”的形成和毒品的种类也有关系。“新型的毒品,例如K粉、冰毒,是给人带来兴奋感。有些吸毒人员为了这种兴奋感,往往都会聚在一起吸。所以,近几年,年轻的吸毒者往往都会有固定的圈子。”
便携禁毒样品 便携禁毒模型 手提禁毒模型套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