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在全国率先不断探索“四禁毒联动”禁毒模式
发布日期:2021-02-03 06:07:48
记者从武汉市社区戒毒所社区康复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了解到,武汉市在全国倡导的“四戒联动”戒毒工作模式是由市禁毒委专门发布的,全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此前,“四戒联动”已写入《武汉市禁毒条例》。
40多岁的女子常红是武汉市硚口区汉水桥街道中心戒毒社区的一名吸毒人员。她在社区里建立了一个手工艺品工作室。在学习了制作手工包的技巧后,她经常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展示自己的成就,介绍自己的戒毒经验。”社区戒毒让我快乐,给我带来意义,”她说
在桥口区,像这样的中心戒毒社区已经实现了街道全覆盖。全市有88个。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禁毒工作,武汉市禁毒办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武汉市正围绕加强“社区纪律”、加强“自愿纪律”、完善“约束纪律”、深化“强制纪律”等目标努力工作,严防吸毒人员寻衅滋事,促进吸毒人员回归社会,全面提高全市吸毒人员服务控制能力和水平。
据了解,社区戒毒康复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是戒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禁毒能力的重要标准。围绕“社区禁欲”,我市明确要求,到2020年底,各区要按照“一街(乡、镇)、一社区”的标准,完成中心戒毒社区建设,巩固主体地位,按30:1的比例配置专职禁毒社工,建立健全专职禁毒社工晋升、薪酬、考核、奖励制度,实现“智能禁毒”平台全覆盖,实现对吸毒人员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和控制,努力实现社会化管理吸毒人员符合率100%。市禁毒委还要求,完善轮岗帮扶机制,组织多部门参与轮岗帮扶,重点开展戒毒治疗、心理疏导、困难救助和吸毒人员就业指导等工作。
为落实“自愿戒毒”,武汉市禁毒委员会鼓励吸毒人员主动到戒毒所接受治疗,或由其家属(监护人)劝说自愿接受治疗。市禁毒委建立了自愿戒毒提醒制度。根据制度规定,专职禁毒民警和中央戒毒康复社区工作人员要对家属反映有吸毒行为的残疾戒毒人员、有疑似吸毒行为且无法接受治疗的社区康复工作人员进行警示教育,并出具《自愿戒毒通知书》,督促其到戒毒医疗机构治疗。与此相适应,市禁毒委将进一步规范自愿戒毒场所的管理和治疗。
医疗捆绑治疗模式是近年来禁毒工作的“武汉探索”。根据《武汉市禁毒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对公安机关第一次、第二次发现并已完成行政处罚执行的吸毒人员,现实危害较大、寻衅滋事风险较大,但又不能接受治疗的,可以予以取缔由本人或其家庭成员(监护人)主动申请的,由政府资助的医疗强制治疗。此次,市药监委要求规范准入标准、准入流程、准入管理和出院审批。
对于吸毒人员的康复治疗问题,武汉市禁毒委员会要求坚持和改进“病残康复”,体现法治尊严,服务社会稳定,坚持“能收就收”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