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筑牢禁毒防火墙,让孩子在纯净土壤中健康成长
发布日期:2015-09-21 03:13:00
关爱家人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和毒品说‘Bye Bye’”……如今,在云岩区属126所中小学校园,类似标语或宣传栏已成为一道道风景线。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禁毒教育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坚决构筑起校园禁毒防火墙,让所有孩子在纯净的土壤中健康成长”,是云岩区教育系统的郑重承诺。
今年以来,云岩区教育局将毒品预防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以宣传合成毒品危害为重点,通过打造禁毒示范校、深入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制定三年计划等方式,努力推进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格局合成化、手段创新化,不断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打造禁毒示范校
带动创建“无毒校园”
走进贵阳二十八中毒品预防教育展室,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墙上整齐排列的解说员照片,身着校服的六名少年,展示出作为学生禁毒讲解员的自信和阳光。三间展厅,展示了从中央到贵阳市的禁毒政策和国际国内禁毒形势,从对毒品的认识到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及防范,鲜明地传递出“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主题,令人印象深刻。
“二十八中是全国百所中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之一,也是云岩区禁毒教育基地。长期以来,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已逐渐规范化、常态化、多元化,是各校开展禁毒工作的优秀示范。”云岩区教育局法规保卫科负责禁毒工作的谢聆说,基于此,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带动作用,云岩区在全区中小学启动了教育示范校打造工作。
仅2015年,云岩区便新增三十中、三十七中、安井学校、金马街小学、三桥小学5所中小学为区禁毒示范校,并给予每个学校10万元以内的禁毒专项经费支持。
在禁毒示范校工作的带动下,以“无毒校园”创建为目标,云岩区各学校除以课堂教学夯实毒品预防教育基础外,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上一堂禁毒知识法制课、开一次禁毒主题班会、写一篇禁毒心得、制作一份毒品预防教育手抄报、举行一次队旗下宣誓、看一场禁毒影视片、组织毕业班学生举行一次禁毒宣誓、组织学生参观禁毒教育基地或强制戒毒所……一项项活动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和理解,全区十万余名学生禁毒知晓率大幅提高。
“小手牵大手”活动
拓展禁毒教育内涵
“亲爱的家长,万恶毒为首,为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我们希望您学习禁毒知识,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慎重交友,远离不健康的娱乐场所,永远不尝第一口,做好孩子的表率……”9月18日,云岩区126所区属中小学近十万名家长都收到了名为“云岩区教育局2015年禁毒宣传教育致全区家长的一封信”。
学生带回公开信,家长阅读并签字,再由家长向学生讲解阅读体会,携手抵制毒品……这是云岩区学校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的一个创新做法。近十万封公开信言辞恳切,架起了学校、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桥梁。
“在‘小手牵大手’活动中,学校一方面需要首先做好‘小手’的教育工作,让学生充分增强识毒能力和防毒意识;另一方面,学校还要通过学生写告诫信、学校发公开信、教师家访谈话调动‘大手’参与,普及家庭防毒知识,让家长也从心底拒毒。”云岩区教育局副局长杨善坤说。
今年以来,以“小手牵大手”活动为抓手,在继续开展好学生禁毒教育的同时,云岩区教育局还积极探索邀请学生家长到校与学生一起参加禁毒活动,学校教师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渗透禁毒理念等方式,不断丰富“小手牵大手”活动内涵,逐渐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毒品预防教育衔接机制。
同时,该局还积极加强离退休教师队伍的禁毒教育工作力度,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纯洁性,努力守好教师阵地,助推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无死角。
实施“三年计划”
守护预防教育净土
今年7月,云岩区教育局制定了“云岩教育系统禁毒预防教育三年计划”,强力推进区属中小学禁毒预防宣传教育。其中,2015年至2016年为夯实基础的关键之年。新学期刚开学,云岩区教育局便有了系统的工作思路。
“今年秋季开始,教育局将加大中小学禁毒工作力度,实行‘学校领导具体包班、局机关人员包校、局领导包学区’的包保责任制,同时成立督查队伍,深入学校开展禁毒工作督查,并将禁毒教育列入教师年度考核内容,确保禁毒教育基础夯实,学生禁毒知识知晓率达100%。”杨善坤说。
具体工作中,云岩区教育局要求各校(园)将禁毒预防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分解细化落实到人,督促各校(园)切实将禁毒法制知识在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有机渗透,并组织学校教师在生理卫生、化学、历史等相关课程教学中,探索渗透禁毒相关知识。按照计划,此后两年,云岩区还将进一步实施专题课课堂调研、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教学设计”大赛、组建教育系统毒品预防教育研究室等系列探索。
“通过毒品预防教育牢牢守住学校这块阵地和净土,让孩子从小就懂得毒品危害,从内心抵制毒品,阻断吸毒群体的延伸,是教育系统的责任。”杨善坤说,到2018年,云岩区力争建成两所国家级禁毒预防教育示范校、5所省级禁毒预防宣传教育示范校和20所市级禁毒示范校,使禁毒宣传教育走在全省教育系统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