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小时服务热线:
    18317130282
  • 收起>>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万祥镇宏祥北路83弄1-42号20幢B区215室

邮箱:366562062@qq.com

电话: 13761935663

邮编:233600

当前位置:首页>>禁毒要闻

2015年云南禁毒防艾志愿服务边境行活动圆满完成

发布日期:2022-12-10 02:32:00

 

2015年云南禁毒防艾志愿服务边境行活动圆满完成

 

    “2015云南禁毒防艾志愿服务边境行第一站——富宁县活动,启动!”在第28个“6·26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由共青团云南省委员会、云南省公安厅禁毒局、云南省防治艾滋病局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支持,云南信息报社承办的“志愿服务从我做起,禁毒防艾青春接力”——2015年云南禁毒防艾志愿服务边境行活动,于6月26日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启动。这也是继6月24日云南省纪念“6·26”国际禁毒日暨禁毒志愿者“禁毒宣传边境行”活动启动后,又一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严格部署,确保禁毒防艾人民战争顺利推进的重要举措。

    历经5个多月,“志愿服务从我做起,禁毒防艾青春接力”——2015年云南禁毒防艾志愿服务边境行活动圆满完成,并将于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在云南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举行闭幕仪式。

 风雨挡不住前进的步伐 三队志愿者赶往边境县市

    经长期筹备,人员、物资、行程安排终于到位。7月17日上午,禁毒防艾边境行出发仪式在云南警官学院举行,云南警官学院团委书记袁雨松为云南警官学院禁毒防艾志愿者进行出发前动员:“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要尊重当地民风民俗,避免文化冲突……”随后,志愿者们分成三队分别前往各自边境行的第一站。

    志愿者第三分队在怒江高速路上遇到了浓浓的大雾,司机大叔不得不放缓了车速。行驶没多久,由于其他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第三分队被迫停留在永昌隧道。21时,志愿者们仍被堵在这里,而他们的上一顿饭是在当天12时吃的……虽然奔波了9个多小时,而此刻,志愿者们似乎忘记了饥饿与疲劳,在车上开会讨论起第二天要给当地志愿者培训的相关事宜。

    黑夜的到来,没能阻止前进的步伐,第二分队的车辆正行驶在泥泞的道路上。初来此地,第二分队志愿者们依靠手机导航指引方向。雨依旧洗刷着行驶的车辆和黄土的路面,坑坑洼洼的道路使得车速无法加快,道路的一边是被雨水冲刷得松软的山坡,另一边是流淌着泥水的沟壑。在行驶中,几乎看不到一丁点灯光,甚至手机连信号都没有。黑夜笼罩着前方的路,志愿者们从颠簸和饥饿中醒来。即将抵达孟连时,车窗外到处灯火阑珊,在一盏盏路灯照射下,志愿者们充满期待的双眸若隐若现。历经13个多小时,第二分队志愿者们终于到达活动第一站——孟连。

    相比其他两队,第一分队更顺利一些。第一分队志愿者沿麻栗坡、马关、河口一线进发,第一站为距昆约400公里的文山州麻栗坡县。刚出发时,志愿者们热情满满。途中一切顺利,行至半路,因路况问题,车辆颠簸,放置于车厢后方的物资塌落,志愿者随即进行调整。即将抵达麻栗坡时,志愿者纷纷向车窗外张望,对目的地充满期待。历经8个多小时,第一分队志愿者终于到达禁毒防艾边境行第一站——麻栗坡县。一番整顿之后,志愿者即在麻栗坡县团委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对接当地志愿者,讨论培训、启动仪式相关事宜,并对宣传活动的地点进行踩点,熟悉周围环境。

禁毒防艾探索新方式 当地志愿者一呼百应

    此次边境行每一站点的禁毒防艾工作分成三部分:培训当地志愿者、启动仪式、街头宣传。

    富宁县启动仪式开始前,由7人组成的省级禁毒防艾志愿者先遣分队还为当地50名骨干志愿者进行了禁毒防艾知识、志愿服务方法技巧等相关培训,并现场示范开展志愿宣传服务,发放“禁毒你我共参与”宣传册600份,禁毒防艾宣传手册姐妹篇200份,防艾夕阳篇200份,防艾同志篇200份,禁毒防艾展板22块,禁毒宣传单1000余份,培训志愿者65名,禁毒委成员单位30余人参加。

    边境行宣传过程中,除了原定的发放由主办单位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公安厅、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法制办、云南省禁毒办、云南省防治艾滋病局提供的禁毒防艾宣传手册、志愿者服装和宣传资料,以及播放禁毒防艾宣传视频外,志愿者分队都在培训会中加上游戏环节,如让培训对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吸毒者形象、对某几个行为的艾滋病传播可能性进行判断、扮演艾滋病感染者等,一是为活跃现场气氛,二是为增强培训对象对禁毒防艾的了解。

    此外,志愿者一分队还邀请了当地禁毒大队、边防、艾滋病防控中心工作人员在培训会上分析当地毒情形势、艾滋病防控形势以及分享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案例,让培训对象进一步了解到禁毒防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环环相扣,这也为之后的街头培训奠定基础。

    金平站培训会上观看宣传视频时,正播至吸毒者因产生幻觉挥刀砍杀家人,志愿者沈文茜紧皱眉头,她说:“吸毒者的行为太残忍了,这个视频我看过很多遍了,但每一次看都会被深深地震撼。”

    培训会后,沈文茜还说:“我之前不了解这些知识,还以为只要吸毒就会感染艾滋病,对吸毒者或艾滋病患者很是排斥,而培训后,我认为,对待吸毒者或艾滋病患者要多一些关爱,这有可能帮助吸毒者走出来。”沈文茜在上街宣传中,利用语言优势,用当地方言向少数民族群众宣讲禁毒防艾知识,帮助大家防患于未然,并希望志愿活动能够得到推广。

    第二分队则在禁毒防艾培训活动中首先向当地志愿者提问毒品的定义,再由培训员讲解毒品法律定义,在互动中将禁毒防艾的知识一一融会贯通。

    在培训活动中,培训员不时与当地志愿者交流当地的毒品问题及艾滋病蔓延情况,并邀请当地志愿者参与分享当地的毒情形势、工作人员在禁毒防艾宣传工作中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以及好的宣传方式。

    针对不同工作经验的志愿者,第二分队集思广益,探索新的培训方式。对于初涉禁毒防艾宣传的志愿者,讲解的是常识性的基本点;对于有工作经验的,则主要讲解更为专业及更深层次的东西,把禁毒防艾知识深化,并向宣传经验丰富的人咨询和学习。

    第二分队志愿者和当地志愿者一起模拟并展现艾滋病传染的场景,对参与此活动的志愿者进行一系列的询问,诸如,在得知自身可能感染艾滋病并未确诊时的心情。在游戏结束之际,艾滋病患者与非艾滋病患者的整个心理活动便跃然眼前。

 志愿者携手频出新招 宣传工作立竿见影

    环环相扣,培训会的不断改进也为街头宣传奠定了基础,宣传工作不断取得突破,从一开始的被拒绝到变被动为主动,从对当地群众宣传到向境外宣传,宣传资料不断丰富,宣传方式也逐渐多样化。

    在马关县,当地团委积极配合此次活动,提出在安平广场LED显示屏播放由志愿者一分队带去的禁毒防艾宣传视频,不识字的群众可以通过观看宣传视频,了解禁毒防艾知识,从而提高防范意识。

    在河口站,在志愿者一分队的提议下,当地志愿者团队与广告公司取得联系,在街心花园广场LED显示屏播放由主办单位提供的禁毒防艾宣传视频,并带来多个展板进行禁毒防艾宣传,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观看。

    在江城站宣传活动中,当地团县委采用了由团省委提供的印有禁毒防艾宣传标语的环保袋、县禁毒局提供的印有禁毒知识的宣传册、县防艾办提供的印有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单。此次宣传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阴雨天气中,仍有不少群众主动到宣传点前询问宣传内容,索要宣传单。这次能够取得如此良好的宣传效果,与青年志愿者的共同努力分不开,也反映出当地每月定期组织一次禁毒防艾活动,将禁毒防艾工作落到了实处。

    第二分队志愿者们在分发资料时,热心地为当地人民群众解说禁毒防艾知识,遇到说少数民族语言的就积极向当地志愿者求助。当地志愿者在宣传的同时还不忘向第二分队的志愿者分享当地的人文风情。

    由于各县正值雨季,志愿者们尽可能到人口密集点,如餐厅、宾馆、集市进行禁毒防艾宣传。在一些站点,志愿者们甚至运用音响等设备对禁毒防艾知识进行解说。

    针对景洪市当地毒情形势,当地团县委召集青年志愿者及社区管理人员,希望将禁毒防艾知识带到青年群体中、带到社区内,以片区为单位,化整为零,将禁毒防艾深入到毒品重灾群体,深入到家家户户。

    勐海县团县委还对接了禁毒大队,大队带来了鸦片、冰毒、海洛因样本进行展示,并一一进行讲解,鼓励围观群众近距离接触毒品样本,对其形状、气味有更具体的认识,加深人们对毒品的了解,强化了群众抵制毒品的意识。

    无论使用哪一种形式加以辅助宣传,省先遣志愿者与当地志愿者都共同携手,期望以丰富的形式将禁毒防艾深入人心,而事实证明,这些努力是切实可行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志愿服务从我做起 禁毒防艾青春接力

    7月31日,12岁的周婉倩加入了禁毒防艾边境行志愿者一分队,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和母亲徐女士一起,在景洪市孔雀湖广场发放禁毒防艾宣传册。

    当天,周婉倩和母亲徐女士在景洪市逛街,与刚做完志愿者培训的志愿者一分队偶遇。徐女士上前向志愿者询问是否在做公益活动,想让女儿加入。一分队队长汪娜听说后立刻答应,表示欢迎小志愿者的加入。

    倩倩的父母常常带着她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倩倩曾参加过学校举办的“小手牵大手”公益活动。她说:“那些山区的孩子好可怜,看着他们我就觉得好难过。”倩倩并没有00后的张扬,她说话总是很小声。这个腼腆、可爱的小女孩,生涩地向路人递着宣传册,一遍又一遍。

    当路人接过宣传册,并致以微笑,或者主动上前询问时,倩倩说:“我很开心,因为他们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他们也认为禁毒防艾很重要。”而当路人不愿意接过宣传册时,倩倩说:“我不难过,他们可能太忙了,没有时间看,可能他们并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就这样,倩倩边走边发宣传册,当发完手中最后一份时,她笑得很开心。徐女士问她要不要继续发,她清脆地回答:“好啊!”当问及以后要不要继续做志愿者时,倩倩直视着记者,说:“当然会啊!”

    刚刚小升初的倩倩在省外读书,寒暑假才会回云南,加上徐女士要照顾倩倩年幼体弱的弟弟,与女儿相处的时间不多。徐女士说,“女儿可能觉得我不够爱她,有些怨言。”在宣传时,徐女士与女儿长谈了一番,“我希望她能多参与这些有意义的志愿服务,多锻炼她,让她有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徐女士说。

    对于家长而言,带着孩子参加禁毒防艾宣传等公益活动,既能起到表率作用,又能让孩子认识到毒品的危害,自觉抵制、远离毒品,也可以在这个活动中加深彼此间的了解,促进心与心的沟通,尤其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可以加深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同时,00后的加入给以90后为主的禁毒防艾志愿者队伍注入了新血液,这大大鼓舞了先遣志愿者们。

    志愿者一分队在勐海结束宣传工作后,即返回昆明,结束了为期18天、来回2100公里的禁毒防艾边境行志愿服务活动。此次宣传工作的顺利完成也为2015年云南禁毒防艾边境行画上圆满的句号。

    多日来,志愿者们朝夕相处,面对分别时有着说不清的依依不舍。来自云南警官学院的志愿者马锐说:“最感动的,应该是到每个地方,大家一起努力,高效地完成每一件事,还得到当地志愿者的帮助,真的很温暖,我已经习惯了和大家的相处,以后虽然还在一个学校,但这样的日子却很难再有了。”

    志愿者一分队小组长杨晓明说:“很多人都可以成为志愿者,但要真正意义上让每个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是很难做到的,志愿者,做一段时间很容易,长期做下去,并不容易。”

毒品一日未绝 禁毒防艾脚步永不停歇

    2015年云南禁毒防艾志愿服务边境行活动走遍了云南8个州市25个边境县(市),每个县(市)各开展一站活动。在各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地禁毒防艾专职部门的积极支持下,从昆明出发的26名省级先遣志愿者,分成3个小组分赴边境县。通过在当地开展骨干培训、示范宣传、分享交流、接力实践等形式,为当地培训禁毒防艾骨干志愿者;通过当地骨干志愿者持续深入地开展禁毒防艾工作,并大力在当地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活动,强化社会影响力,掀起了新一轮禁毒防艾活动的高潮。“志愿服务从我做起,禁毒防艾青春接力”——2015年云南禁毒防艾志愿服务边境行活动,实践了禁毒防艾志愿者活动的新方法、新模式,积累了行之有效的经验。6月26日活动启动后,以云南警官学院禁毒专业学生和云南信息报员工为骨干的三个志愿者小分队,克服了路途艰辛,与25个边境县(市)的团委、禁毒防艾机构和志愿者紧密合作,在当地开展宣传,强化群众对禁毒防艾的认识和了解。发展培训当地的禁毒防艾志愿者作为工作长效化的支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有力地服务了云南禁毒防艾的工作大局。

    毒品一日未绝,禁毒一日不止。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志愿者们纷纷表示,绝不会停下禁毒防艾的脚步,禁毒防艾事业将继续延续。

    数读“志愿服务从我做起,禁毒防艾青春接力”——2015年云南禁毒防艾志愿服务边境行活动,累计在各县(市、区)开展骨干培训讲座26场,培训当地禁毒防艾志愿者骨干1000余名,举办活动授牌仪式25场,在公共场所举办禁毒防艾宣传25场,累计发放禁毒防艾宣传单10万份,向10万余人进行了禁毒防艾知识普及和宣讲,当地禁毒防艾专职部门10000余人配合参与了工作,当地共青团组织2000余人配合参与了活动。


推荐产品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