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打造特色青少年禁毒教育
发布日期:2022-12-10 01:36:51
资料照片
前不久,国家禁毒办等14部委下发的《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规划(2016-2018)》指出,未来三年,禁毒宣传教育将以10岁至25岁的青少年为重点宣传对象;开学前夕,教育部又明确将“拒绝毒品”写入全国《中小学生守则》;上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要求,要把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纳入教育大纲和课程体系,作为一项硬任务,建立规范要求,不断提高青少年识毒防毒的意识和能力。青少年毒品宣传教育目前已经引起了全国各级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毒品向青少年蔓延,青少年禁毒教育刻不容缓
为全面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近日,国家禁毒办、教育部等14部委制定下发了《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规划(2016-2018)》,规划指出,未来三年,禁毒宣传教育将以10岁至25岁的青少年为重点宣传对象,以学校为宣传主阵地,依托禁毒教育馆等校内外场馆,广泛发动和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对青少年的禁毒知识教育和毒品危害宣传,切实增强青少年拒毒防毒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减少涉毒行为发生。目前,“拒绝毒品”已经明确写入全国《中小学生守则》。这一切都是基于一个认识:毒品,正以极快的速度向青少年人群蔓延。
在上海,近几年来,每年查获的新增加的有吸毒行为人员当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多数。本市有的区县对现有吸毒人员的抽样调查还显示,吸毒人员初次吸毒几乎全部发生在35岁以前,其中约有75%发生在30岁以前。由此可见,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因为只有狠抓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才能从源头上防控我市吸毒人员队伍的不断扩大。总书记今年在接见禁毒先进工作者时,也明确指示禁毒宣传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网络和新媒体发展水平较高,这些是青少年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重要媒介。尤其是在校大中小学生,他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习惯已经带有深深的互联网和新媒体印迹,所以禁毒宣传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在宣传模式和宣传手段上创新,才能不断吸引青少年的关注,将禁毒宣传教育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为最大范围内覆盖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市禁毒办和市教委联手,持续多年在本市在校中小学生中开展禁毒宣传“八个一”活动。这“八个一”分别是:出台一则指导意见; 观看一部禁毒影片; 参观一次市禁毒科普教育馆; 招募一批禁毒志愿者; 编制一本毒品预防教育通俗读物; 开展一项优秀禁毒主题课件征集活动; 参加一次禁毒知识竞赛; 开展一项区县特色活动。
以禁毒科普馆为依托,不断创新禁毒教育新模式
在这“八个一”活动中,参观一次禁毒科普教育馆活动,因其形式活泼,内容丰富,所以禁毒宣传效果卓著。上海市禁毒科普教育馆是对青少年进行禁毒科普教育的基地,它以青少年为重点对象,以防范合成毒品危害为重点内容。
展馆通过大量的案例剖析及调研材料,运用现代展示手段和传媒技术,结合实物陈列、影视播映、图片展示、漫画表现、互动参与等,寓严肃的禁毒教育主题于生动的展示体验之中。让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充分认识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乃至国家、民族的危害,了解毒品使人成瘾的机制,回答“青少年为什么会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怎样远离和拒绝毒品”等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警示每一个参观者: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该馆面向全市青少年免费开放,全年无休,截至2015年6月30日,该馆共接待参观者96267人次。为让更多人接受禁毒教育,该馆秉承“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利用禁毒车和流动课堂走进社区、学校等场所进行宣传。截止2015年6月30日,该馆的禁毒宣传车共开行101场次,宣传教育的总受众达49056人次; 禁毒流动课堂开展27场,宣传教育总受众达10316人次。
为了凸显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的不同特点,该馆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许多专题活动。比如针对高中生,今年他们与市教委合作,申请成为上海市首批高中生社会实践基地。目前,他们已与23所示范性高中签约,大力推进一校一品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合作期间,每名参加活动的学生都将在该馆完成60个课时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接受严格培训。活动结束后,每名学生还将提交一篇高质量的禁毒微论文,将他们的社会实践落到实处。目前,该馆已经收到50篇科研微论文。后期,该馆将对这些论文进行评选。
除了馆内实践,他们还将发动学生走出禁毒科普教育馆,将在馆内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比如帮助戒毒人员母亲完成一个心愿,帮助戒毒人员子女补课,举办禁毒音乐节等。
针对大学生,该馆与本市45所大专院校合作,创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基地,为每名志愿者提供48小时实习活动机会。因为管理严格,实习内容丰富,该馆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基地深受广大大学生的喜爱,每次志愿者名额一经推出,马上被大学生网民“秒杀”。
为帮助经费不太充足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接受禁毒宣传教育,该馆还与上海市科普基金和上海市志愿者基金合作,自2014年开始,他们每年将禁毒车开进10多家农民工子弟学校,送展上门,争取让禁毒宣传的阳光照进每一个在校青少年的心中。
为了帮助小学3-5年级学生更好理解禁毒宣传教育的意义,该馆每年暑假都会推出暑假禁毒亲子活动,通过DIY等小朋友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他们参与到禁毒宣传活动中来。该活动每年暑期举办5场,每场有近50个家庭参加活动。
除了这些线下活动,他们还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宣传禁毒知识,分别建立了上海市禁毒科普教育馆网站,开通了上海市禁毒科普教育官方微信,分别与腾讯和新浪网合作,开办上海市禁毒科普教育微博,实时在线回答市民的问题,宣传禁毒知识。在今年与新浪合作的实时互动问答中,他们共精选出154个市民关心的问题,既解答了市民关于禁毒知识的困惑,也为后续禁毒宣传积累了素材。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在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禁毒委主任姜平等领导陪同下,参观市禁毒科普教育馆,听取当前毒情形势介绍和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等工作情况汇报。
殷一璀指出,建设具有较高科技含量,以动画、游戏和形象化展示手段为特色的禁毒科普教育馆,是面向青少年开展毒品预防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全社会都了解、知晓和参观。
殷一璀要求,要把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纳入教育大纲和课程体系,作为一项硬任务,建立规范要求,不断提高青少年识毒防毒的意识和能力,切实遏制新滋生吸毒人员增长。
近几年,上海市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在以市禁毒科普教育馆为依托的情况下,多管齐下,深入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禁毒宣传教育模式。每年一度的全市中小学生禁毒知识大赛极大范围内调动全市广大中学生参与禁毒宣传,学习禁毒知识的热情,尤其今年来加入的亲子活动项目,更是将广大家长也吸引到禁毒宣传大军中来,取得了较为良好的社会效果; 徐汇区中小学“长桥杯”禁毒动漫手绘比赛,更是将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动漫形式引入禁毒教育中,吸引了大量动漫迷的参与; 徐汇区“市二中”杯禁毒法治故事大赛则引导中小学生通过创作法治故事的形式深入了解毒品的危害,从而发自内心地拒绝毒品。
每年暑假,市教委还会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发起上海市学生禁毒网络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漫长暑假中能时刻警醒毒品诱惑,度过一个安全、健康的暑假……
在毒情迅速蔓延的今天,我们常说,禁毒,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战争。我们也应该同时看到,禁毒,是一场不允许失败的战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做好青少年毒品宣传教育是赢得这场战争的关键,而这一切取决于禁毒宣传模式的不断创新,如今的上海青少年毒品宣传教育正在朝着品牌化、时尚化、深入化的方向不断发展。